0898-08980898

半岛体育app奋斗者·正青春|昆仑山下石油人

6686体育-集团官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半岛体育app(视频由青海油田电视台记者杨铭 王璐 张文娟拍摄,央广网记者樊永涛剪辑制作)

  央广网西宁5月1日消息(记者 樊永涛 通讯员 陈虹利 暴海宏)“面对戈壁大风沙,昆仑山下送晚霞”,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中的这两句歌词,是对扎根高原的青海石油人最生动的写照。

  进入生产黄金季,青海油田采油一厂尕斯第三采油作业区强化油水井维护管理、优化工艺治理措施,确保稳产上产工作力度不减,节奏不变。截至4月26日,这个作业区原油日产量达到466吨。

  这个作业区现有员工145人,平均年龄42岁,管理着504口油水井。他们克服柴达木盆地高寒缺氧、风沙肆虐的艰苦环境,他们直面头绪多、工作量大的生产经营任务,在油田稳产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前几日,获得了“全国工人先锋号”这一殊荣。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在作业区教导员李军看来,锤炼一支召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队伍,必须筑牢桥头堡,释放基层党支部先锋队、攻坚手的红色动能。

  这个作业区扎实开展党员立项攻关活动,党员蹲守一线解难题,技术骨干泡在现场定对策,解决了多个制约生产经营提升的“疑难杂症”。尕斯第三采油作业区跃933、跃931斜井由于井距较远,流程建设过程中需要铺设大量管线。对此,作业区党支部组织党员、技术骨干开展流程优化立项攻关,将油井进行并网改造,仅这一项就节约铺设管线米,同时降低了后期检维修工作的实施难度。

半岛体育app奋斗者·正青春|昆仑山下石油人(图1)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个作业区大力开展“师带徒”、“结对子”等活动,让每一名员工成长为增产增效的“香饽饽”。为了让徒弟早日成为行家里手,在一线干了多年采油工作的尕斯第三采油作业区计注六站班长虞晓卫,手把手教授徒弟刘玉龙抽油机启停操作、施工图测试及分析、设备巡回检查等技能。对于刘玉龙而言,生产现场既是“考场”,又是“练兵场”。在师傅的提问、指导、启示中磨练摔打的他,很快成长为班组的顶梁柱。为了尽快掌握工作技能,尕斯第三采油作业区计注九站注水班组新员工周鹏,见缝插针、潜心学艺,仅用半年多时间就掌握了高压柱塞泵的液力端维修技能。

  这几年,这个作业区培养出高级技师3人,技师7人,带出了“青海省劳动模范”杜德香、青海油田公司优秀安全监督哨李军伟。

  走进青海油田采油一厂尕斯第三采油作业区生产现场,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等管理标识一应俱全。

  制度不仅上墙,更要落地。这个作业区结合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扎实开展各类隐患大排查,将 严查违章、反低老坏等工作从严从细从实贯穿生产始终,2021年至今完成专项整治三年行动11项,严查违章、反低老坏165项。

半岛体育app奋斗者·正青春|昆仑山下石油人(图2)

  青海油田采油一厂尕斯第三采油作业部分石油工人合影(央广网发 青海油田党委宣传部供图)

  日常工作中,这个作业区通过员工大会、专项安全培训会、日常班组会等方面明确了员工安全操作的“规定动作”,坚持班组安全管理“十字”工作法,要求巡检维护做到每一口油水井的井口流程正确,闸门完好无损坏,辅助设备设施完好。

  去年11月份,在产能建设的关键时期,为了保证403口油井安全平稳投产,这个作业区安全员文武在现场守了6天,保证了每台抽油机有效生产。

  “基层一线是创新创效的风水宝地,发挥激励考核作用,鼓励每一位员工‘披挂上阵’,提质增效的蛋糕才能越做越大。”这个作业区经理杨军孝说。

  “剩下的就是赚来的”。这个作业区成本核算师李友珊掰着指头算了一笔细账,将节约措施贯穿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去年作业区实现降本增效34万元。

半岛体育app奋斗者·正青春|昆仑山下石油人(图3)

  这个作业区结合生产经营实际,健全绩效考核体系,突出“单井效益产量”,明确目标、落实措施、奖惩结合,大力推行基层队站小改小革、修旧利废,对所辖全部油水井进行梳理摸排工作,优化替、放油周期,取得良好收益。去年开展的节能降耗活动中,这个作业区深挖内部潜力,地质工程师马鑫带领班组自主更换注水井测试闸门,节约人工费用2.4万元。除此之外,马鑫还协调相关人员对23口偏心井口进行了整改,不仅解决了生产需要,还节约成本23万余元。

  这个作业区以提高采油时率为目标,不断完善油水井基础管理制度,加强动液面、功图等生产数据的实时获取监管。同时,建立多样化油井维护模式,做实做细油水井调参、检泵、热洗、微生物清防蜡、固体防蜡器等工作,深挖老井潜能。2021年至今,这个作业区完井投产51口,累计产量3万余吨。

半岛体育app奋斗者·正青春|昆仑山下石油人(图4)

  “面对戈壁大风沙,昆仑山下送晚霞”,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中的这两句歌词,是对扎根高原的青海石油人最生动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