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98-08980898

半岛体育app上海石化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6686体育-集团官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半岛体育app2022年,国内外形势接连发生超预期变化,全球经济增长动能衰减,地缘政治波动加剧,油气价格宽幅震荡,市场需求大幅降低,公司生产经营遭遇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面临严峻复杂局面。面对剧烈波动的能源市场,本集团统筹推进生产经营、科技创新、改革管理、项目建设等工作,基本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全年累计加工原油1,044.53万吨,同比(下同)下降24.11%,生产成品油590.80万吨,下降25.86%;主体商品总量970.62万吨,下降27.82%。本集团营业额为人民币824.43亿元,下降7.57%。产品产销率为99.83%,货款回笼率为100%,产品质量继续保持优质稳定。2022年,全球经济重挫,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国际原油价格高位运行,石油石化产品价格高位震荡。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本集团的合成纤维、树脂及塑料、主要中间石化产品和主要的石油产品的加权平均价格(不含税)与上年相比,分别上升了36.31%、3.58%、13.97%和31.94%。2022年上半年,国际油价基本处于上升的模式,但下半年保持震荡下跌的趋势,石油需求不振。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本集团累计加工原油1044.53万吨(其中来料加工37.83万吨),同比下降24.11%,主要受市场需求不旺及公司装置事故影响。2022全年原油加工成本为4,682.50元/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450.21元/吨,上升44.87%。全年原油加工总成本比上年同期增加39.56亿元,上升9.16%,占总销售成本的61.81%。公司1#乙二醇装置爆炸事故发生后,本集团克服极端高温和台风天气等不利因素,稳定有序推进事故应急处置、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恢复性检修和复工复产。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严抓严管重点环节,严格落实安全提级管理。9月底,全产业链恢复常态运行。其中,催化裂化装置开工实现火炬零排放,乙烯装置创造行业开车最快纪录。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夯实现场管理,生产运行保持稳定。坚持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相结合,加大科技攻关力度,申请专利120件,授权59件。高质量完成北京冬奥火炬“飞扬”研发量产、服务保障任务,荣获“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称号。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攻关任务基本实现年度目标和三年总任务要求。全面推进碳纤维复合材料重点应用领域研究,扩大在轨道交通、建筑桥梁、新能源等方面的示范性应用,成功应用于上海临港600848)T2线氢动力电车、青岛海口路跨风河大桥等。加强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聚焦深化改革三年行动、对标一流管理提升行动,推进持续对标管理提升工作。全面推进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启动中层管理干部任期制和契约化改革。优化组织机构设置,提升组织运行效率和专业管理能力。制定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工作实施方案,启动公司ADR(美国存托股份)从美国退市,首次实施H股回购。全面推进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管理,大力推进“合规管理强化年”工作,推进依法治企建设。以项目建设助推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全力推进绿色企业创建,通过环境友好企业复审。加快推动重点项目建设,2.4万吨/年原丝、1.2万吨/年48K大丝束碳纤维项目国产线成功投产,上海市重点工程项目25万吨/年热塑性弹性体项目稳步推进。推进隐患治理和环保项目,及光伏等新能源项目建设,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项目二阶段中交,首座兆瓦级光伏电站项目施工完成。推进生物质耦合发电,实现掺烧生物质燃料吨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吨数“双过万”。首次参与“绿证”市场化交易,申购1万张“绿证”。本集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容易受到与编制财务报表有关的会计方法、假设及估计所影响。该等假设及估计基于管理层的历史经验及其认为合理的其他不同假设。管理层基于这些经验和假设对无法从其他渠道进行确定的事项作出判断。管理层会持续对这些估计作出评估。由于实际情况、环境和状况的改变,故实际业绩可能有别于这些估计。在审阅财务报表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重要会计政策的选择、对应用这些政策产生影响的判断及其他不明朗因素,以及已呈报业绩对状况和假设变动的敏感程度等。主要会计政策载列于财务报表。管理层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采用了以下会计判断和会计估计本集团在确定金融资产的分类时涉及的重大判断包括业务模式及合同现金流量特征的分析等。本集团在金融资产组合的层次上确定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考虑的因素包括评价和向关键管理人员报告金融资产业绩的方式、影响金融资产业绩的风险及其管理方式、以及相关业务管理人员获得报酬的方式等。本集团在评估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是否与基本借贷安排相一致时,存在以下主要判断:本金是否可能因提前还款等原因导致在存续期内的时间分布或者金额发生变动;利息是否仅包括货币时间价值、信用风险、其他基本借贷风险以及成本和利润的对价。例如,提前偿付的金额是否仅反映了尚未支付的本金及以未偿付本金为基础的利息,以及因提前终止合同而支付的合理补偿。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其他实现销售的成本后的金额。该等估计是基于流动市场状况及销售同类产品的过往经验。由于竞争对手为应对市场条件的变化会采取不同的行动,它可能会随之发生显著变化。管理层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存货进行重新评估,以确保存货按成本和可变现净值中的较低者显示。本集团在资产负债表日评估资产或资产组(该等资产(或资产组)包括特定生产装置)的可回收金额(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的净额与使用价值中的较高者),以确定资产(或资产组)是否存在减值损失。如果情况显示长期资产(或资产组)的账面价值可能无法全部收回,有关资产(或资产组)便会被视为已减值,并相应确认减值损失。可收回金额是资产(或资产组)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或资产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由于本集团不能可靠获得某些资产(或资产组)的公开市价,本集团在估计此类资产(或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时会采用所有能够获得的相关资料,包括根据合理和可支持的假设所作出有关产品销售收入和相关运营成本的预测,以及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时使用的折现率。例如,在预计特定资产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时,需要对特定资产组的产品销售增长率和相关成本增长率及折现率等重大会计估计参数作出判断。不动产,厂房及设备均在考虑其残值后,于预计可使用年限内按直线法计提折旧。管理层每年审阅资产的预计可使用年限和残值,以决定将计入每一报告期的折旧费用数额。预计可使用年限是本集团根据对同类资产的以往经验并结合预期的技术的改变确定。如果以前的估计发生重大变化,则会在未来期间对以上估计进行调整。本集团在所示年度内的销售量及扣除营业税金及附加后的销售净额:本集团在所示年度内的合并利润表概要(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3.2比较与分析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与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比较如下:2022年本集团销售净额为人民币726.546亿元,较上年的人民币758.888亿元下降了4.26%。分产品分析如下:2022年度本集团合成纤维产品的销售净额为人民币4.125亿元,较上年的人民币13.748亿元下降70.00%,主要系本年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腈纶纤维常年亏损导致减产,合成纤维产品的销售量减少导致本期销售额下降。本年合成纤维的销售量同比下降78.02%。加权平均销售价格上升了36.31%。其中,本集团合成纤维主要产品腈纶纤维的销售量同比下降了71.92%。腈纶纤维和其他产品的销售净额分别占合成纤维总销售额的78.47%和21.53%。本年度合成纤维销售净额占本集团销售净额的比例为0.60%,比上年下降了1.2个百分点。2022年度本集团树脂及塑料的销售净额为人民币73.212亿元,较上年的人民币99.627亿元下降了26.51%,主要系本年国内市场不景气以及停工停产带来的产量下降。树脂及塑料的产品加权平均销售价格上升3.58%,销售量同比下降29.13%。其中,聚乙烯的加权平均销售价格下降0.11%,聚丙烯的加权平均销售价格下降5.48%,聚酯切片的加权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上升14.17%。聚乙烯、聚丙烯、聚酯切片和其他产品的销售额分别占树脂及塑料总销售额的45.36%、41.31%、9.47%和3.86%。本年度树脂及塑料销售净额占本集团销售净额的比例为10.08%,较上年下降了3个百分点。2022年度本集团中间石化产品的销售净额为人民币105.377亿元,较上年的人民币107.805亿元下降了2.25%,主要系本年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带动中间石化产品单价上涨,同时市场不景气,销量下降,主要中间石化产品加权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上升13.97%,销售量同比下降11.43%。对二甲苯、环氧乙烷、纯苯、乙二醇和其他产品的销售额分别占中间石化产品总销售额的41.16%、11.93%、19.44%、2.44%和25.03%。本年度中间石化产品销售净额占本集团销售净额的比例为14.50%,比上年上升了0.3个百分点。2022年度本集团石油产品的销售净额为人民币414.447亿元,较上年的人民币418.844亿元下降了1.05%,主要系国内市场不景气同时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导致石油产品价格上涨,主要的石油产品加权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上升了31.94%,销售量下降30.06%。本年度石油产品销售净额占本集团销售净额的比例为57.04%,比上年上升了1.8个百分点。2022年度本集团石油化工产品贸易的销售净额为人民币120.076亿元,比上年的人民币110.514亿元上升了8.65%,主要系二级子公司上海金贸国际有限责任公司的本年销售额上升,本年的销售额上升人民币14.39亿元。本年度石油化工产品贸易销售净额占本集团销售净额的比例为16.53%,比上年上升了1.9个百分点。2022年度本集团其他的销售净额为人民币9.309亿元,比上年的人民币8.350亿元上升了11.48%。本年度其他销售净额占本集团销售净额的比例为1.28%,较上年上升了0.2个百分点。销售成本及费用是由销售成本、销售及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支出及其他业务收入等构成。2022年度本集团的销售成本及费用为人民币764.980亿元,比2021年度的人民币744.566亿元上升了2.74%。其中合成纤维、树脂及塑料、中间石化产品、石油产品、石油化工产品贸易和其他的销售成本及费用分别为人民币14.278亿元、人民币85.737亿元、人民币119.943亿元、人民币414.437亿元、人民币119.948亿元和人民币10.637亿元,分别下降35.94%、下降13.49%、上升5.07%、上升6.49%、上升8.97%和上升8.93%。本年度中间石化产品、石油产品、石油化工产品贸易和其他的销售成本及费用比上年上升,主要是报告期内原油价格大幅上升,对应产品成本随之上升。-销售成本2022年度本集团销售成本为人民币762.659亿元,比上年度的人民币742.980亿元上升了2.65%。主要是原油价格上涨导致成本上涨以及本年度大部分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销售成本占本年度销售净额的104.97%。-销售及管理费用2022年度本集团销售及管理费用为人民币2.887亿元,比上年度的人民币3.682亿元下降了21.59%,主要是本年整体销量下降所致。-其他业务收入2022年度本集团其他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106亿元,比上年度的人民币1.253亿元下降11.73%。主要是租金收入下降导致。-其他业务支出2022年度本集团其他业务支出为人民币0.258亿元,比上年度的人民币0.447亿元下降42.28%。主要系本年购买碳排放权费用下降人民币0.232亿元。2022年度本集团的营业亏损为人民币38.434亿元,比上年度的营业利润人民币14.322亿元减少人民币52.756亿元。2022年,受原油价格上涨,成本上升,产品售价上涨幅度不及成本上升幅度,同时国内市场不景气,营业利润较上年大幅下降。本年度合成纤维的营业亏损为人民币10.153亿元,较上年营业亏损人民币8.541亿元增加亏损人民币1.612亿元,合成纤维板块的下游市场为纺织行业,由于市场需求疲软,且部分装置停工使得营业亏损增加。由于部分装置闲置或技术落后,本年对合成纤维分部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人民币0.492亿元。本年度树脂及塑料的营业亏损为人民币12.525亿元,较上年营业利润人民币0.522亿元减少了人民币13.047亿元,本年营业利润下降主要是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大幅上涨,而下游市场需求疲软,销售价格涨幅低于成本价格涨幅所致。本年度中间石化产品的营业亏损为人民币14.566亿元,较上年营业亏损人民币6.351亿元增加亏损人民币8.215亿元,本年营业亏损上升主要是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大幅上涨,而下游市场需求疲软,销售价格涨幅低于成本价格涨幅所致。由于本年部分市场情况日益严峻导致产品的未来预期销售价格无法弥补其生产及运营成本的上升的设备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人民币2.124亿元。本年度石油产品的营业利润为人民币0.010亿元,较上年营业利润人民币29.670亿元减少了人民币29.660亿元,本年营业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大幅上升,销售价格涨幅低于成本价格涨幅所致。本年度石油化工产品贸易的营业利润为人民币0.128亿元,较上年营业利润人民币0.437亿元减少了人民币0.309亿元,主要由于本期石油化工产品贸易的毛利下降。本年度本集团其他板块营业亏损为人民币1.328亿元,较上年营业亏损人民币1.415亿元减少亏损人民币0.087亿元,与上年相比无重大变动。2022年度本集团财务收益净额为人民币4.433亿元,较上年度财务收益净额人民币4.146亿元增加人民币0.287亿元,主要是报告期内定期存款利息收入增加,导致本集团利息收入由2021年的人民币5.088亿元增加至2022年的人民币5.418亿元,增加人民币0.33亿元。2022年度本集团税前亏损为人民币35.737亿元,比上年度的税前利润人民币27.211亿元减少人民币62.948亿元。2022年度本集团所得税利得为人民币7.314亿元,上年度所得税费用为人民币6.445亿元。主要是由于本公司本年亏损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所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2018年修正),2022年本集团的所得税税率为25%(2021年:25%)。2022年度本集团税后亏损为人民币28.423亿元,比上年度税后利润人民币20.766亿元减少人民币49.189亿元。3.2.B资产流动性和资本来源本集团主要资金来源是定期存款到期带来的投资活动现金流入。本集团资金的主要用途为销售成本、其他经营性开支和资本支出。本集团2022年度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量为人民币74.594亿元,比上年的现金净流入量人民币39.500亿元减少现金流入量人民币114.094亿元。报告期内本集团经营业绩亏损,本集团2022年度息税前经营活动流出量为人民币69.607亿元,比上年的息税前经营活动流入量人民币44.117亿元减少现金流入人民币113.724亿元。2022年期末本集团总借款额比上年末减少了人民币0.098亿元,为人民币22.5亿元,是由于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减少了人民币0.198亿元,短期借款增加了人民币0.1亿元。本集团通过对借款等负债加强管理,提高对财务风险的控制,从而使本集团资产负债率保持在一个安全水平上。本集团的借款总体上不存在任何季节性。然而,由于资本支出的计划特征,长期银行借款的支出能被预先适当安排,而短期借款则主要用于经营运作。本集团现行的借款条款对本集团就其股份派发股利的能力并无限制。于2022年12月31日,本集团的资产负债率为35.93%(2021年:35.26%)。资产负债率的计算方法为:总负债/总资产*100%。3.2.C研究与开发、专利及许可研究开发费指公司研究开发或委托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支出等。本集团拥有各种技术开发部门,包括先进材料创新研究院、化工研究所、塑料研究所和环境保护研究所,负责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设备和环境保护等各方面的研究和开发。本集团2020、2021年和2022年的研究和开发经费分别为人民币1.106亿元、人民币0.943亿元和人民币1.305亿元,本年度研究开发费用增加主要是装置设备工艺及产品技术研发的材料费用增加。本集团未在任何重大方面依赖于任何专利、许可、工业、商业或财务合同或新的生产流程。3.2.E合约责任-本集团于2022年12月31日根据合约于未来应付之借款本金:3.2.F报告期内公司主要控股和参股公司的经营情况及业绩分析本集团应占其联营公司的权益,包括于中国成立的上海化学工业区发展有限公司(“化学工业区”)的38.26%,计人民币21.151亿元的权益,以及于中国成立的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赛科”)的20%,计人民币3.339亿元的权益。化学工业区发展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规划、开发和经营位于中国上海的化学工业区。上海赛科的主营业务是生产和分销石化产品。2022年度,上海赛科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40.968亿元,税后亏损人民币19.476亿元,本公司应占亏损人民币3.820亿元。a)2022年度,上海投发经营业绩较上年度减少85.5%,其主要原因是2022年子公司上海金菲宣告股利较2021年减少人民币0.675亿元,以及主要联合营公司净利润均有明显下降,使得2022年度投资收益大幅下降人民币1.303亿元。b)2022年度,金山联贸经营业绩较上年度减少30.69%,其主要原因是2022年子公司宣告股利减少。c)2022年度,上海金菲经营业绩较上年度减少94.29%,其主要原因是上海金菲的产品聚乙烯价格涨幅不及主要原材料乙烯价格涨幅,使得2022年度经营业绩下降。3.2.G.主要供应商及客户本集团在2022年度内前五名供应商为: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物资装备部、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及上海燃气有限公司。本集团向这前五名供应商合计的采购金额为人民币537.198亿元,占本年度采购总额比例为74.29%。其中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中关联方采购额523.049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72.33%。而本集团向最大供应商合计的采购金额为人民币456.664亿元,占本年度采购总额的比例为63.15%。本集团在2022年度内前五名客户为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及浙江独山能源有限公司。本集团由这五名客户取得之销售金额为人民币547.199亿元,占全年营业额的66.37%。其中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中关联方销售额人民币523.631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63.51%。而本集团向最大客户取得之销售金额为人民币403.370亿元,占全年营业额的比例为48.93%。根据董事会了解,以上供应商和客户中,本公司股东和董事及其紧密联系人在上海燃气有限公司、浙江独山能源有限公司中没有任何权益;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为本公司之联营公司;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物资装备部、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及中国石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为本公司控股股东中石化股份的附属公司。2022年本集团合成纤维、树脂及塑料、中间石化产品和石油产品的销量与上年相比,分别下降了78.02%、29.13%、22.37%和28.35%,导致2022年本集团营业收入较上年相比下降。2022年度本集团营业成本为人民币735.180亿元,较上年的人民币716.756亿元增加2.57%,这主要是由于本年度国际原油价格上升导致成本上升。报告期内,公司持有的境外资产为人民币15,165千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0.037%。本集团于2022年12月31日,持有外币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折算人民币金额为净负债人民币46,683千元。报告期内,本公司通过中国石化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向上海金山巴陵新材料有限公司(“巴陵新材料”)提供委托贷款,贷款总额为人民币300,000千元,用于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项目资金,贷款期限为6个月,年利率为3.80%,实际发放委托贷款人民币150,000千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该笔委托贷款已收回。2022年度本集团资本开支为人民币34.52亿元,比本集团2021年度资本开支的人民币35.33亿元减少2.29%。从宏观经济形势看,乌克兰危机仍在继续,全球货币紧缩周期仍在持续,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成为常态;我国经济面对“三重压力”叠加“超预期变化”复杂局面,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任务艰巨,市场需求复苏,经济运行回升可期,但仍面临较多干扰因素。从能源价格走势看,地缘政治风险溢价依然高企,欧佩克限产控价,俄罗斯出口限价加剧国际油价波动,欧洲天然气接续尚不明朗,补库季和供暖季仍可能出现价格疾升,预计全年国际油气,油气价格维持中高位运行。从产业竞争态势看,国内炼油加工量进入达峰期,成品油消费进入平台期,产能过剩叠加需求不振,导致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主营单位头部企业资源集聚和竞争效应将更加突出,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加速攀升,替代效应加速显现,竞争优势显著增强。综合研判全年生产经营形势主要面临四大挑战:一是油价宽幅震荡给生产节奏把控带来挑战。油气价格高位震荡,贴水运费高企,成品油定价机制刺激炼油利润率下降,显著冲击产业链运转,加工量安排跨周期调节,跨板块协同难度加大。二是市场不确定性给资源优化调控带来挑战。成品油消费复苏缓慢,化工市场空间持续收窄,新兴业务增量规模有限,拓市扩销攻坚压力更加凸显。三是通胀持续传导给投资成本管控带来挑战。公司投资刚性成本上涨压力持续加大,完成自由现金流,资产负债率,成本利润率等指标将面临更大考验,保持财务状况和债务信用水平稳定将面临更大考验。四是外部风险集聚给经营风险防控带来挑战。地缘动荡,经济下行,油价波动加大外部风险输入,炼油、化工持续面临经营性亏损压力,库存增利减少,跌价风险增加,保持效益稳增长面临更大挑战。本集团的发展目标为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及新材料公司。本集团将坚持低成本与差异化兼顾、规模化和精细化并重,以价值引领、市场导向、创新驱动、人才强企、绿色低碳、融合发展为导向,侧重上游低成本、规模化,下游高附加值、精细化,充分发挥公司产品链较完整、产品多样化且靠近市场的优势,提高公司的竞争能力。在该发展战略指导下,按照上海市“南北转型”要求,积极推动炼油向化工转,化工向材料转,材料向高端转,园区向生态转,谋划开展全面技术改造和提质升级,进一步优化炼化产品结构,更好地满足未来市场需求;做强“碳纤维”等中高端新材料核心产业,以聚酯、聚烯烃、弹性体、碳五下游精细化工新材料为突破和延伸的中高端新材料产业链,助力上海市南北转型和金山区“碳谷绿湾”及地方产业园建设;发展风、光、火、生物一体化发电和制绿氢技术,实现能源结构由“化石能源”向“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转变,实现节能降耗和绿色低碳发展。通过多元化的产业联动发展、集群集聚,建设具有世界规模和一流竞争力的杭州湾北岸绿色能源、精细化工、高端材料产业基地。2023年,公司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为全面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23年,公司计划原油加工总量1,360万吨,计划生产成品油总量800.1万吨、乙烯75.6万吨、对二甲苯68.0万吨、合成树脂新产品及专用料年产量69.87万吨。为实现2023年的经营目标,本集团将着力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全面从严管理,强化责任落实。严格管控风险,守牢安全环保底线。加大承包商管控力度,着力推进承包商QHSE体系评审,强化直接作业安全监管。加强基本功训练,优化培训模式和流程。深入推进HSE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完善环保KPI指标,严守达标排放底线。严格贯彻固废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原则,推进无废工厂建设。把降本减费创效目标任务落实到生产经营全过程、各环节,工艺设备齐抓共管,确保装置稳定高效运行,做好原油采购及输配、生产运行和检修、节能及“三新业务”(新能源、新材料、新经济)等的优化,严控成本费用,提升成本管控水平,努力实现企业整体效益最大化。持续推进管理体制机制优化,进一步优化组织机构设置,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加强组织绩效管理,完善考评、激励与约束和内部管理市场化工作机制。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全力打造韧性更强、价值更高的一体化产业链,打造绿色能源、精细化工、高端材料产业基地。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重点项目建设。年内实现48K大丝束一期商业化运行,启动二期装置建设,建成百吨级高性能碳纤维试验装置、航空复材中试装置,加快推进25万吨/年热塑性弹性体项目建设。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创新能力。积极推进新技术、新工艺在生产装置的实践应用,加强与高校的联合实验室运作管理,实现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抓实干部履职能力建设,持续推进干部管理体系构建。进一步完善人才体系,做实技能操作人员基本功训练,持续推动“大练兵、大比武”业务竞赛。做细公司人才培养及引进相关规划,完善高精尖缺人才的管理和考核激励。维护好员工切身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提升基层员工满意度和获得感。(1)石油和石化市场的周期性特征、原油和石化产品价格的波动可能对本集团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本集团的营业收入大部分源于销售成品油和石化产品,历史上这些产品具有周期性波动,且对宏观经济、区域及全球经济条件变化,生产能力及产量变化,原料价格及供应情况变化、消费者需求变化,以及替代产品价格和供应情况变化等反应比较敏感,这不时地对本集团在区域和全球市场上的产品价格造成重大影响。鉴于关税和其它进口限制的减少,以及中国政府放松对产品分配和定价的控制,本集团许多产品将更加受区域及全球市场周期性的影响。另外,原油和石化产品价格的变动性和不确定性将继续,原油价格的上涨和石化产品价格的下跌可能对本集团的业务、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2)本集团可能面临进口原油采购的风险和不能转移所有因原油价格上涨而增加的成本本集团目前消耗大量原油用来生产石化产品,而所需原油的95%以上需要进口。近年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原油价格波动较大,且不能排除一些重大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原油供应的中断。虽然本集团试图消化因原油价格上涨所带来的成本增加,但将成本增加转移给本集团客户的能力取决于市场条件和政府调控,因为两者之间可能存在一段时差,导致本集团不能完全通过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来弥补成本的上升。另外,国家对国内许多石油产品的经销也予以严格控制,比如本集团的部分石油产品必须销售给指定的客户(比如中石化股份的子公司)。因此,在原油价格处在高位时,本集团可能不能通过提高石油产品的销售价格来完全弥补原油价格的上涨。(3)本集团的发展计划有适度的资本支出和融资需求,这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石化行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本集团维持和增加收入、净收入以及现金流量的能力与持续的资本支出密切相关。本集团2023年的资本支出预计为人民币37亿元左右,将通过融资活动和部分自有资金解决。本集团的实际资本支出可能因本集团通过经营、投资和其他非本集团可以控制的因素创造充足现金流量的能力而显著地变化。此外,对于本集团的资金项目将是否能够、或以什么成本完成,抑或因完成该等项目而获得的成果并无保证。本集团将来获得外部融资的能力受多种不确定因素支配,包括:本集团将来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中国经济条件和本集团产品的市场条件;融资成本和金融市场条件;有关政府批文的签发和其它与中国基础设施的发展相关的项目风险,等等。本集团若不能得到经营或发展计划所需的充足筹资,可能对本集团的业务、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产生不利的影响。本集团受中国众多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的管辖。本集团的生产经营活动会产生废弃物(废水、废气和废渣)。目前,本集团的经营充分符合所有适用的中国环境法律、法规的要求。但是中国政府可能进一步采用更严格的环境标准,并且不能保证中国国家或地方政府将不会颁布更多的法规或执行某些更严格的规定从而可能导致本集团在环境方面产生额外支出。(5)货币政策的调整以及人民币币值的波动可能会对本集团的业务和经营成果带来不利影响人民币对美元和其它外币的汇率可能会波动并受到政治和经济情况变化的影响。2005年7月,中国政府对限定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允许人民币对某些外币的汇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自该项新政策实施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每日均有波动。另外,中国政府不断受到要求进一步放开汇率政策的国际压力,因此有可能进一步调整其货币政策。本集团小部分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是以外币(包括美元)计价。人民币对外币(包括美元)的任何升值可能造成本集团以外币计价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人民币价值的降低。本集团绝大部分收入是以人民币计价,但本集团大部分原油和部分设备的采购及某些偿债是以外币计价,将来任何人民币的贬值将会增加本集团的成本,并损害本集团的盈利能力。任何人民币的贬值还可能对本集团以外币支付的H股和美国预托证券股息的价值产生不利影响。本集团不时地并将继续与本集团控股股东中石化股份,以及中石化股份的控股股东中石化集团,及其关联方(子公司或关联机构)进行交易,这些关联交易包括:由该等关联方向本集团提供包括原材料采购、石化产品销售代理、建筑安装和工程设计服务、石化行业保险服务、财务服务等;由本集团向中石化股份及其关联方销售石油、石化产品等。本集团上述关联交易和服务均按照一般商业条款及有关协议条款进行。但是,如果中石化股份、中石化集团拒绝进行这些交易或以对本集团不利的方式来修改双方之间的协议,本集团的业务和经营效益会受到不利影响。另外,中石化股份在某些与本集团业务直接或是间接有竞争或可能有竞争的行业中具有利益。由于中石化股份是本集团的控股股东,并且其自身利益可能与本集团利益相冲突,中石化股份有可能不顾本集团利益而采取对其有利的行动。中石化股份作为本公司的控股股东,持有本公司约54.59亿股股份,占本公司股份总数的50.44%,处于绝对控股地位。中石化股份有可能凭借其控股地位,对本集团的生产经营、财务分配、高管人员任免等施加影响,从而对本集团的生产经营和小股东权益带来不利影响。

  中国首个mRNA疫苗纳入紧急使用;每天核酸阳性超4000人!专家:新冠没消失

  已有1家主力机构披露2022-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0.01万股,占流通A股0.000%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3.37元。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

  股东人数变化:2023-02-28显示,公司股东人数比上期(2022-12-31)减少2762户,幅度-2.78%

  股东人数变化:年报显示,公司股东人数比上期(2022-09-30)减少3615户,幅度-3.51%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